第373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张明回府后,最开心的人,竟然是曹彰。

“姐夫,你可算回来了!”

看着虎背熊腰的曹彰,张明都忍不住感慨。

这曹彰的体型,是越来越像张飞了啊,实在很难想象,这般高大威猛的十四岁少年,竟然是曹操的亲儿子?”

张明笑着迎了上去,“这么想姐夫,可是为了和子龙比武一事?”

曹彰见心事被戳穿,咧嘴一笑。

不过张明现在,可没有时间张罗比武的事情,只能抱歉道:“子文,抱歉了。”

“你和子龙的约战,恐怕还得等一等了。”

曹彰懂事地点了点头,笑道:“我明白的,姐夫。”

“不过我听外面说,真凶是蔡家的人,姐夫应该不会再牵涉其中了吧?”

看着单纯的曹彰,张明有些纠结。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该不该和曹彰讲清楚,正犹豫的时候,曹彰说道:“要我说,其实只要那个女子不告不就行了吗,要么赔笔钱,要么给她找个男人,不知姐夫在担心什么?”

张明一惊,再看曹彰,眉头微微皱起。

“子文,你是这么想的吗?”

看张明的模样,曹彰知道张明是生气了,不过他也不知道张明为何生气,因此还是点了点头。

张明也反应过来,毕竟是时代的关系,曹彰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甚至若遇到心狠手辣之人,直接让那一家百姓消失,也不是做不出来。

但张明不行,他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借此机会,不止是曹彰,包括刘仁,都可以给他们好好上一课。

想到做到,张明反问曹彰。

“子文可曾想过,对那女子而言,失去的是什么?”

“对那寻常一户百姓而言,失去的又是什么?”

“以及对整个襄阳,甚至是整个荆州,以至于整个天下,失去的,到底是什么呢?”

曹彰一愣,他完全没有想过这些。

张明也没有解答,轻轻拍了拍曹彰肩膀,说道:“这几日你反正也没事,对那户百姓该如何安抚,你便随我一起吧。”

对此,曹彰倒是没有异议。

张明又道:“处理完这件事,或许你就会有答案了。”

当天。

张明子侄强占良家妇女案,在从司马懿处得到那蔡家子弟的记录后,便彻底结案了。

在铁证面前,一切罪责,全部由那死去的蔡家子弟承担。

张明的子侄,无罪释放。

而百姓口诛笔伐的对象,也变成了蔡家,只是那主犯已经死了,大家一时找不到宣泄的对象,这件事就变得有些不了了之。

那百姓虽然无奈,但真相大白,他也只能带着自己被侵犯的女儿回家。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那女子月事正常,并未因此怀孕。

同时朝中传来任命,司马懿被献帝任命为给事中,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一次交锋中,司马懿胜!

谢绝了贾诩等人相邀,张明准备先处理那无辜百姓的事情,叫上了刘仁曹彰,在廖化和近卫营的护送下,几乎和那百姓前后脚,来到了襄阳城外的村落之中。

路上,张明也问了刘仁对于此事的看法。

果然,和曹彰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

但是这显然不是张明想要的答案,因此他也同样问了刘仁这三个问题,而刘仁也回答不出,曹彰看着同病相怜的刘仁,心中好感顿生。

一路上,两人几乎无话不谈,瞬间成为知交好友,这一点倒是让张明倍感意外。

见到张明的大队人马,那户普普通通的百姓一家显然吓懵了。

小院并不大,一共三间房。

张明只和刘仁,曹彰以及廖化三人,在那一个头发斑白的中年人邀请下,进入了小院。

院外,则围满了村里的百姓。

张明没有制止,任由大家在院外观看。

在村正作陪下,一行人就在院中坐下。

张明率先开口,“老伯,我今天来,是专程来和你谈一谈关于你女儿的事情。”

那老汉一听,也顾不得其他,赶紧说道:“大人,求求您为俺家闺女做主啊,她一个清清白白的小姑娘,就这样被蔡家的畜生给糟蹋了,虽然那畜生死了,蔡家也赔了一笔钱,但我女儿一辈子的清白,也就毁了呀!”

张明明白,他担心的其实也是如此。

老汉痛心疾首,“我那媳妇走的早,就我一个人要照顾俺娘和一双儿女,为了这日子,我白天黑夜不辞辛劳,结果老娘走了,儿子前些年打仗也死了,现在我这女儿也被人糟蹋了,我可怎么活啊!”

说着,老汉的眼泪也流了下来。

张明见状,连忙安慰道:“老伯你先别伤心,我来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汉王治下,绝不容许如此恶劣事迹,虽然罪首已死,但事情并不算完。”

“我知道老伯你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是怕你女儿以后嫁不出去,甚至不敢再出来见人,可是?”

老汉擦了擦眼泪,点点头。

张明又道:“老伯放心,你女儿的婚事,以后会由官府负责。”

“除此之外,若老伯仍留在此地,官府不会允许闲言碎语,此村村正,便是监督。”

“若有人阳奉阴违,一经发现,一律同罪论处。”

此言一出,周围人皆爆发出一阵叫好之声。

张明暗暗点头,这个时代,也有这个时代的好处。

至少没有受害者有罪论,以及信息传播缓慢,不至于出现天下皆知的情况。

让官府负责,张明也非玩笑,军中有那么多没有娶妻的人,以老伯女儿的姿容,根本不愁嫁不出去。

“当然,若老伯想带令爱换一个环境,一应费用,包括田地置换,全都由官府负责到底。”

“如何?”

听了张明的话,周围又是一片叫好声和挽留声,而老伯自己也不愿远离故土。

因此,他选择了张明说的第一个办法。

事情解决,老伯感恩戴德地送走张明,看着整个村子爆发出的欢呼和感激,刘仁和曹彰面面相觑。

他们若有所悟,不过还是有些懵懂。

回去的路上,张明意味深长,“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百姓最为淳朴,只要你真心待他们,他们就会真心回报你们。”

“今日一过,这件事的影响,才算真正的消除,而不是留在他们的心里,等待下一次的爆发。”

“你们,可懂?”

张明清楚,这种事,只有他们自己想明白,才算是真正理解。

好在刘仁和曹彰都不是蠢笨之人,虽然一时没有明白,但也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