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欺负老实人

第903章欺负老实人

“我们回酒店,把它的桨叶换好吧!”刘一菲不等张洋把话说完,就举着无人机对他撒娇。

“好。”张洋想都不想就答应下来。

出来玩为的是什么?不就是开心嘛!今天刘一菲回去给无人机换桨叶,估计会很开心。

刘一菲见张洋答应的这么干脆,顿时笑了起来。

第一天下午的旅游,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好在张洋和刘一菲,也用无人机拍了不少遇龙河的风景,不算白来这一趟。

接下来张洋和刘一菲只在阳朔再玩了一天,就感觉没什么好玩的。

26号上午,两人坐在酒店房间的阳台,静静欣赏着漓江江景,一样的山水看久了会没感觉。

半个小时左右,张洋端起茶杯喝了口茶看向刘一菲:“要不我们回去吧!”

“我不。”刘一菲才出来玩了两三天,感觉一点都不够本,而且这几天玩的也不痛快。

“总不能我们在酒店上网吧!”张洋边用手机搜着桂林的景区信息边说道。

“世外桃源也就那样,当年广告《康美之恋拍的那么美,

结果去了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就竹筒鸡还不错。”刘一菲没没有回答张洋的话,反而开启了吐槽模式。

“要是景区都像电视里那么美,中国的旅游业早就爆了。”张洋对于这种落差,倒是能够坦然接受。

“你说李彬彬怎么没有和任全在一起,我感觉他们真的挺配。”刘一菲八卦的对张洋问道。

“爱情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柳诗诗和吴齐隆到现在还好好的呢!”

“象鼻山真的一点意思都没有,让我白期待了。”刘一菲听了张洋的话想了想点点头,接着继续吐槽。

“你这次做的旅游攻略有点失败,下次一定要吸取教训,好好做。”张洋教导起了刘一菲,虽然昨天晚上刚教育过。

“来桂林这几天,也不见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刘一菲白了张洋一眼,果断向他甩锅。

“谁说我没有想法,你看看你,就知道看山看水,有什么意思,

我决定了,今天去李宗人故居看看。”

没错,张洋拿着手机找了一番,就发现这个地方还不错,符合他的胃口。

“李宗人故居?阳朔有这个景点吗?”刘一菲拿手机搜了起来,结果发现是在临桂区。

“你作弊,悄悄扩大范围!”刘一菲白了张洋一眼,这不是欺负她这个老实人嘛!

张洋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缓缓道:“还在桂林,怎么能算作弊?准备一下,出发吧!”

一行六人很快从酒店自驾出发,六个人两辆车,从阳朔到临桂区有80公里的路程,开车一个多小时才到。

李宗人的故居在临桂区,两江镇,浪头村。

快要到地方的时候,张洋在车上指着远处连绵的青山,对刘一菲讲解:“看到没有,马鞍山下就是故居,旁边的崇山峻岭,宛如两条巨龙盘旋交汇于此,从风水上来讲,是二龙戏珠的格局。”

二龙戏珠的风水寓意深刻,不仅代表着财富、权力、竞争和奋斗,

还象征着幸福、和谐、丰收、吉祥、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以及阴阳平衡和太平盛世,虽然比不上九龙朝圣,但也极为罕见。

刘一菲津津有味的听着,这才是旅游的正确打开方式,自己什么都不要做,让张洋安排好一切。

“还是你讲的有意思,以后旅游还是要你来做攻略。”刘一菲伸手搂住了张洋,笑嘻嘻的说道。

“你就是懒。”张洋伸手点了下刘一

菲的脑袋。

刘一菲娇憨一笑,懒怎么了,有你我懒点不挺正常。

李宗人的故居,是一座桂北民居特色的建筑,整个故居呈不规则的长方形。

张洋他们到了以后,停完车直接往故居走去。

故居的票价特别便宜就10块钱,到了20年以后更是直接不收钱,停车费也只要10块钱一辆。

他们走了两步,就见到一个蓝色的长方形路牌。

“这个字读浪?”刘一菲指着路牌,感到稀奇。

也不怪她稀奇,这个浪字是木田木组成的,在字典里都查不到,但在这里就是读浪,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走了,小事不要纠结。”张洋拉着刘一菲的手,快步往前走去。

经过文保碑后,很快来到故居的大门。

“山河永固,天地皆春!”刘一菲在门口,把两边的对联缓缓读了出来。

她读完对联,又看向上面的横批,想了一会才迟疑道:“青天白日?”

刘一菲的迟疑是有道理的,横批青天白日的青,在这看着有点像李字。

“可以啊,居然都认得。”张洋对她夸了一句。

“猜都猜出来了,这属于什么字体?”

“小篆。”

“不像。”刘一菲摇摇头,她是根据后面的字猜出来的。

“据说当时写这个横批的人,为了讨好李宗人故意写的像李。”张洋给她说了一个小八卦。

两人说着和助理他们正式走进故居,进去后看到的是一座四合院式的二层楼房,房屋整体以绿色为基调,看上去给人一种豪华气派的感觉。

果然,绿色只要不是戴在头上都不错。

他们首先进的第一展室,里面详细讲了李宗人的一生,进去展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尊李宗人的铜像,

他身穿军装,单手叉腰看着还挺英武不凡。

后面给的标语也很有意思,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用词很是精确!

他们出了展室,刚走两步,就看到了李宗人故居的缩小模型,往前走又是一尊李宗人的铜像。

走过铜像就进入了故居的三进院,里面是整座故居的堂屋,屋内装潢依旧主打一个绿到底,除了地板和屋顶,都是绿的。

出了堂屋往左走,是账房先生的屋子和客房。

过了客房,就是李宗人办公和会客的地方,和它连着的是李宗人的卧室。

张洋看到卧室内的场景,顿时陷入沉默。

房间除了一张老式的花板床,就只有一个极为简洁的衣服架和几张桌椅。

卧室用现在的眼光看太简陋,连普通人的住所都不如,这就是时代发展带来的好处?

再往后就到了故居的后院,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小水塘,紧挨着故居的后院,居然还有一座小山,依山傍水被他玩明白了。

在后院走了一段时间,他们看到一口水井,这里的设计属实不错。

从井里打出来的水,会流到旁边的一个小池子,是洗菜池,洗菜池的水会流到一个大一点的池子,是洗衣池,

最后洗衣池的水,会流到张洋他们刚进来看到的小水塘,真是一点都不浪费。

“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张洋看着井水的设计,发出感叹。

“你什么时候小觑过了,不是一天到晚看什么《资治通鉴吗?”刘一菲调侃道。

张洋没有理她,他四处看了看:“这边好像逛完了,我们去另外一边吧!”

刘一菲点点头,他们向另外一边走去,一路上房间倒是不少,但都是关着的。

不一会就到了一处景点,将军第。

刘一菲看到将军第的介绍以后,差点发出惊呼。

将军第1921年开建,到1923年竣工,这三年间,李宗人从营长连升三级成了司令,所以这地方就起了个将军第的名字。

“他也太厉害了吧!感觉比你厉害多了。”刘一菲拉着张洋指着介绍牌喊道。

这就是乱世的魅力,拥有无限可能。

“这么厉害都败了,你可以想象我们的前辈多牛。”张洋从另外一个角度说道。

刘一菲想想,好像还真是!可惜将军第的门关着,不能让他们去一睹风采。

一群人走走说说,整个故居很快就逛结束了。

这边除了将军第外就一间学堂看着有点意思,其他没什么好看的。

故居参观结束,他们在这吃了顿午饭,就返回阳朔。

回到酒店房间,在阳台坐下的张洋无意间看到一个新闻,平昌冬奥会的京城八分钟昨天出炉了。

“平昌的京城八分钟看不看。”张洋晃了晃手里的平板,对一旁刘一菲问道。

刘一菲抬起头,眼里露出感兴趣的神色点点头。

她挪动椅子靠到张洋身边。

张洋把平板斜了一点打开视频,老谋子这次直接用了24名来自京城体育大学的轮滑演员,和24个带着透明冰屏的智能机器人,象征着第24届京城冬奥会。

他们借助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换,在舞台上滑出漂亮的曲线轨迹,和智能机器人交相辉映,让人看了充满科技感,还又有趣。

对了,24个大学生是分成两组,每组领头的学生,还搞成了大熊猫造型,煞是可爱!

刘一菲刚看就指着熊猫人,娇声道:“熊猫人好可爱。”

张洋点点头,他看着这两个熊猫人,感觉和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有点像。

接下来,中国结,龙,奥运,地球,冬奥等元素一一在场地上显示了出来,张洋看到这不得不感慨,老谋子对中国元素的应用,真的是炉火纯青。

这场平昌的冬奥八分钟,算是成功了!也让棒子看看,什么是大国风范!

毕竟他们的闭幕式,搞得像个七拼八凑的演唱会。

当然了,过两年小日子搞了个阴间奥运,让棒子都感觉自己家的还行吧!

“怪不得别人喊他国师,他拍电影好像变平庸了,做大型节目却是越来越得心应手,

你要是参加的话,肯定做的更好。”刘一菲看完以后,带着点惋惜对张洋道,当初老谋子可是邀请他一起的。

“这次的八分钟,难度可不是只在场上。”张洋把平板放在桌子上随意道。

“还有什么难度?”

张洋给刘一菲讲了点八卦,八分钟里的所有东西,包括每个小零件,都是秘密从中国带去的,有人专门管理检查。

“这么严格?”刘一菲听后大吃一惊。

“呵呵,听说他们有一次彩排,场地上莫名其妙出了冰,差点把轮滑的演员摔了,

而且彩排期间,棒子国也找理由各种不配合,让他们大为光火。”

这也是棒子国特色,他们老早之前和国内打电竞比赛,打不过就拔网线。

可笑的是,就是拔了网线也还是输!

据说棒子的游客,在整个亚洲都是最不受欢迎的。

接下来的日子,张洋和刘一菲在阳朔随便逛着,买一些当地特产带回去。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