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恶魔低语者——董昭!【求月票】

“嗬,常家刚要跟我辩论经义,就有帮手了啊!”

徐荣原本不打算搭理常家,但既然董昭来了,那就让他帮忙去跟常家抬杠,就凭董公仁的口才,驳斥常家应该没什么难度。

黄忠没看过原著,也不了解历史,诧异的问道:

“董昭是谁?”

“一个在曹操耳边低语的恶魔……就是他一再蛊惑,曹操才开始篡汉的,从挟持陛下去许昌开始,这家伙就一步步撺掇阿瞒封魏公、封魏王,要不是关键时刻曹操死了,董昭肯定会劝他称帝的。”

不管历史上还是原著中,董昭的名声都不太好,同一时期的士族基本上都讨厌他,某次上朝,董昭累了,想把脑袋枕在苏则腿上,结果被苏则一把推开,还留下了那句名言:

“苏则之膝,非佞臣之枕也!”

在讲究委婉的时代,苏则这么当面称其为佞臣,可见董昭在士族中的人缘有多差。

但细究起来,曹操要真是汉末三杰一样的忠臣,董昭能撺掇成功吗?

估计第一次叽歪,就被拉出去砍了。

但老曹非但没砍,还引为知己,给董昭加官进爵。

领导这样,身为臣子能怎么办,只能继续往领导最想的方向使劲儿啊。

其实士族心里很清楚,但他们不敢骂曹操,只能往董昭身上撒气。

抛开人品和风评不说,董昭的谋略还是没问题的,可以说不下荀彧、荀攸、贾诩,连曹丕都夸他不亚于张良、陈平。

听了这些介绍,黄忠眼神中满是震惊:

“这么说来,董昭也是顶级谋士了?”

徐荣点了点头:

“当之无愧的顶级谋士,可惜在河内呆了几年,或许是看出张杨没有什么野心,去救济献帝时,果断转向曹操,成了曹操的谋士。”

献帝东归时,曾在河东安邑暂住过,结果没饭吃,三天饿九顿。

张杨听到消息,立马率领千把人,背着粮食从河内翻山而来,给陛下送了粮食,让献帝结结实实吃了几顿饱饭。

献帝感动之余,给张扬封了侯爵,跟他而来的董昭也被封了议郎的官位,从此就留在了献帝身边,没再回河内郡。

从这点来说,张杨真挺老实的。

河东郡的粮食连年丰收,还盛产盐铁,王邑说没粮食吃饭张杨还真信了,领着手下将士就背着粮食徒步而来。

领赏时,又主动给身边的谋士董昭请功。

要搁中原的诸侯,就算送粮食也是装装样子,或者带大军来送,直接把河东郡据为己有。

至于给谋士请功什么的就更别想了,谋士永远别脱离主公的掌控。

送了粮食之后,张杨又带人去洛阳,给献帝重修了宫殿,结果刚住进去,董昭就跟阿瞒勾搭上了,皇帝和百官就被“请”到了许昌。

阿瞒开启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广大诸侯也看到了小皇帝的正确用法,想抢,但曹操却没给机会。

“走吧,咱们去见见董公仁。”

徐荣和黄忠一起来到外面,见到太守府外面停着好几辆马车,一个三十多岁的文士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

“可是徐太守当面?”

见徐荣出来,董昭主动拱手行礼。

“正是在下,足下便是为袁绍立下汗马功劳的参军董公仁?”

一听这话,董昭面带惭色:

“徐太守此言谬赞了,在下如今只是丧家之犬罢了,若不是反应快,此时怕已经被袁本初斩了脑袋……”

寒暄过后,徐荣和黄忠将董昭迎进了太守府。

黄忠心里藏不住事儿,等小吏奉上茶水,便拱手问道:

“方才公仁说险些被袁本初斩掉是何意?”

董昭叹了口气,说起了事情的经过。

十八路诸侯征讨董卓期间,袁绍和发小曹操张邈重新聚在了一起,袁绍被推举为盟主,曹操也被推举为奋武将军,算是联盟中的总监军。

而曹操的顶头上司、同是讨董联盟发起人的张邈,却什么都没落着,成了可有可无的小人物。

袁绍成了盟主后,各种摆架子,动不动就斥责别的诸侯,联盟发起人张邈也未能幸免于难。

张邈本来心里就有气,现在被斥责,自然更受不了,呛过袁绍几次,两位发小就闹翻了。

曹操派兵追击董卓时,所有诸侯都按兵不动,只有张邈贡献出来自己的人马,还把爱将卫兹借给曹操,结果被吕布一勺烩了。

这场败仗,让张邈更加记恨起了袁绍,要是联军全都去,肯定不会有这场败仗。

而袁绍也觉得张邈不懂礼貌,小人物妄图办大事儿。

十八路诸侯淘井结束返回驻地后,袁绍还记恨着张邈,想报复一波,恰好听说董昭的弟弟董访在张邈帐下出仕,就连带着记恨上了董昭。

而董昭也不傻,发觉事情不对,就表示要去长安觐见陛下,反驳那篇斥责袁绍的诏书,这才得以逃脱。

他带着家眷出邺城,直奔河内地界,原本想神不知鬼不觉的去洛阳,然后再伺机择一明主辅佐,但路过怀县,听说新任太守徐荣斩杀了一批贪官污吏,河内为之一清,顿时生出了见一见的念头。

然后他连拜帖都没准备,就大喇喇的登门。

本以为这种失礼之举会遭到太守斥责,没想到人家居然主动迎了出来,董昭心里暖烘烘的,对徐荣不自觉就生出了几分好感。

“此茶口感幽香回甘,真乃上品也!”

说完来河内的经过,董昭喝了口茶,顿时被茶香给迷住了。

徐荣说道:

“此乃一位神仙所赐,若是公仁喜欢,我送你一包。”

说完,他打开会客室的一个柜子,从里面拿出一包李裕送的碧螺春,双手递给了董昭。

董昭本以为是某个出家的道士送的,但看到包装上的简体字,有些懵逼了:

“敢问太守,这世上真有神仙吗?”

“有的,至少我们都遇到过,还赐予了不少神物,公仁若是有意,可在河内小住几日,正好在下也想当面讨教一些治理相关的问题。”

徐荣这话倒不是客气,而是打心眼里想请教。

董昭逃离邺城之前,是魏郡太守,深受治下百姓的爱戴,这样一位牛人在自己境内,不好好利用一下就太亏了。

正说着,黄忠的对讲机响了:

“启禀将军,山阳县附近的黑山贼已被清除,剿首六百余,俘虏两千。”

山阳县就是现在的JZ市,山阳的意思就是山之阳,太行山南麓的意思,历史上刘协禅让皇位后,就定居在这里,被封为山阳公,被允许着汉服、行汉礼,刘协在这里过了人生最悠闲的一段时光。

不忙了就根据在宫里学到的医学知识免费行医,深受百姓爱戴。

如今刘协自然不会再被困守到山阳县了,但这里依然很有意义,所以徐荣刚到,就让黄忠剿匪。

黄忠派手下校尉率三千骑兵,直奔山阳县。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战果,黄忠拿着对讲机回复道:

“先将俘虏押到怀县修路,河内郡的道路,就指望这些俘虏来修了。”

董昭看着他手中的对讲机,听着这些话,脸上带着迷茫和震惊,进门前的自信顿时荡然无存。

“徐太守,黄长史,此物……”

黄忠状若随意的摆弄着对讲机:

“此物便是神仙所赐,能远距离通信,现在没有信号塔,最多能传几十里,等修了信号塔,方圆两百里内,都可以做到沟通无阻。”

听到这個距离,董昭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如此远的距离,若是用于战场,必将无往不利也!”

他脸上带着惊喜,向徐荣和黄忠一揖到地,诚心说道:

“昭不才,愿为河内郡贡献一份力量!”

这么快就归心了?果然越聪明的人,就越容易被勾起好奇心,显摆现实世界送来的物资,真是对谁都有用啊!

徐荣将他搀扶起来,脸上带着笑意:

“此事说来话长,如今到了午饭时间,公仁若是不弃,我等边吃边聊如何?”

“昭求之不得!”

三人离开会客厅,来到餐厅,桌上摆着卡式炉,上面咕噜咕噜炖着一锅羊肉,红油汤汁看起来格外诱人。

卡式炉旁边,还摆着豆腐、粉条等涮菜。

今天挺冷的,正适合吃红焖羊肉。

董昭左看右看,有种做梦的感觉。

三人坐定,徐荣先讲了一下吃法,然后一边吃一边从吕布误入民宿说起,将己方得到神仙帮助的经过,绘声绘色的描述了一遍。

当董昭听到当今陛下是神仙的徒弟,顿时激动不已:

“袁本初螳臂当车,妄图逆天而行,必遭天谴也……还以为那篇诏书夸大其词了,没想到是写得保守了!”

其实,我们才是逆天而行……徐荣拎着酒瓶给董昭满上:

“公仁先在河内暂住,最多月余,当朝骠骑将军吕温侯就会赶来,届时会在黄河上架设一座浮桥,黄河天堑将变为坦途,信号塔之物也会架设起来,身在河内,就可与长安的百官甚至陛下本人直接通话。”

一听这话,董昭起身,躬身行了一礼:

“一切都听太守安排!”

黄忠说道:

“吾本是陛下亲封的讨虏将军,长史之职是兼任,如今得公仁相助,太守府长史一职就由你担任吧。具体等通知了司州的钟刺史就可以调整。”

董昭从怀中摸出了魏郡的官印:

“此物能一并交给钟刺史吗?”

“可以!”

就这样,一顿饭没吃完,黄忠的长史之职就转到了董昭身上。

文官当着不爽,还是带兵比较过瘾。

有了董昭加入,政务方面会更加畅通,别的不说,光世家大族这些迎来送往和辩论经义之类的活动,就有拿得出手的文化人了。

要是别的文化人,或许不适应这种场合,但董昭不一样,这家伙很轻易就能找到别人的弱点。

跟着袁绍时,他就利用伪造檄文的方式,轻松揪出了里通公孙瓒的间谍。

后来担任魏郡太守,郡内贼人数以万计,他们派使者进行商贸买卖,董昭就趁机派人乔装使者进行离间,等他们相互厮打损兵折将,再派兵把贼人一扫而空。

转投河内期间,不仅撺掇张杨给长安那边进献礼物,甚至还将曹操那一份也出了,曹操很感激,送来不少礼物,还允许兖州和河内进行商贸交易。

简单送个礼就给张杨拉到了一个盟友,奈何张杨心里只有奉先哥哥,看不上阿瞒,最终被阿瞒吃掉了地盘。

等加入曹魏势力后,董昭更是敏锐的把握住领导的小心思,快准狠给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最终促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曹操在诸侯中脱颖而出。

这样的人去跟人辩论抬杠,只要对方不把亮哥杨修之类的嘴炮强者请过来,董昭都能稳操胜券。

果然,听到河内常家想请太守去辩论经义,董昭来劲了:

“昭粗读过两本经义,若是太守政务繁忙,在下愿代劳赴约。”

听听,既帮领导解决难题了,还给了领导台阶下,也难怪阿瞒喜欢董昭,换谁不喜欢这样的手下啊?

徐荣提醒道:

“不要太过,常家的常林可是一位良才,陛下如今渴求人才,咱们不能把人得罪死了。”

“太守放心,只是单纯辩论经义,不会涉及其它。”

景区神像前,李裕看着老母亲转播的画面,轻声笑道:

“有了董昭这位谋士相助,不用担心河内郡被袁绍或者曹操偷家了。”

徐荣知进退,老黄也不是容易上头之人,再加上一个说话滴水不漏的董昭,三人合作起来应该很有意思。

正感慨着,脑海中画面一闪,转到水浒说岳世界的麒麟村。

经过这段时间的忙碌,此次从梁山周围迁来的百姓,全都有了住处。

白天干活,晚上呆在温暖的小屋中,孩子由赵福金等人负责教授文化知识,学校还管饭,这样的好事,大家从前做梦都不敢想。

随着学生的增多,学校也迅速扩建,一些书生也加到了教学队伍中。

麒麟村现在比镇子都大,但却忙而不乱,大家各司其职,每个人都精神头十足。

娘娘提醒道:

“再过一两天,此地会降下一场大雪,让大家注意防寒保暖。”

李裕问道:

“降雪范围大吗?”

“整个北方大地或多或少都会下雪,怎么?想趁着大雪让云长动手吗?”

李裕还真有这个想法,但具体行不行,得看关羽的准备工作进行到哪一步了,要是可以,最好在大雪来临前攻下邯郸城。

这样就算有人想报信,大雪封路,行动不变,朝廷收到消息的时间会更晚。

“妈,我先回去了,让鹏举问问云长的准备情况。”

“好的儿砸,你去吧。”

李裕提着果汁,刚溜达着回到民宿,就看到刘协正拿着一个夹满酱牛肉的烧饼大口吃着。

“刚来吗?”

“启禀先生,学生刚到,见秀荷婶子做的烧饼香酥美味,一时没忍住……”

李裕笑着说道:

“饿了就吃,我虽然不是什么有钱人,但饭还是管的起的。”

刘协咬了一口烧饼,汇报起了长安的情况:

“德操先生和毛孝先已经到达长安,庞德公黄承彦出城相迎,孙老师也跟了过去,让德操先生看相,德操先生连说了五声好。”

这家伙真会凑热闹,见到说话好听的人追着问,回头祢衡到了长安,希望孙发财还能保持这种不耻下问的态度,听听祢衡的评价。

“孙老师说卧龙凤雏都有了,让庞德公帮忙取个外号。”

靠,人家那是雅称,你上来说成外号,俗人果然是俗人,装不了文化人。

李裕给刘协拿了瓶茉莉清茶:

“庞德公取了吗?”

“没,以相识时间太短为由推脱了。”

想想也是,《三国演义》四大外号,卧龙凤雏冢虎幼麟,代表的可是很重要的四个角色,虽然庞统殒命比较早,但他参与的可都是大事儿。

一个连环计就把阿瞒烧回到了北方,让曹操一统天下的美梦成了泡影。

而别的计策,也让刘备受益匪浅,要不是庞统死的早,玄德还真有可能问鼎中原。

李裕问道:

“司马徽到了,长安大学是不是也该开学了?”

“对,文和先生正在赶回来的路上,到了长安就会着手筹备开学典礼,朝中一些老臣想把太学合并进去,被我拒绝了。”

开办大学,就是为了避免太学繁文缛节那一套。

长安大学里的所有老师,贾诩都会亲自面试,只有发自内心认同新式教学,确认不会开历史倒车的,才会录取。

看大徒弟吃得很香,李裕也有些饿了,他去厨房拿了两根羊蹄,边吃边说道:

“等贾诩到了长安,先编纂一些教材,弄好了我在这边找印刷厂装订一下,给世家一些小震撼。”

首批教材先在这边印,等回头条件成熟了,直接在书中世界开个印刷厂,让百姓们人人有书读。

聊完这些,李裕又把董昭加入河内郡的事说了出来。

感谢袁绍的小心眼,把董昭这个大谋士放跑了,否则长安这边还得精心选拔个谋士去河内呢。

正聊着,岳飞来到了书房。

他见到李裕便拱手说道:

“先生,关二爷已经做好了进攻邯郸的准备,牛皋等人也开始分批向城中潜伏,要是没什么意外的话,明天就会动手!”

————————

今日一万字已完成,求月票啊兄弟们!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