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不教而诛

平心而论,解缙的顾忌不无道理。朱肃来到西南,是想要加强朝廷对西南的统治力度,使得以后大明掌握安南、辐射南亚的进程更为顺利。

让西南所有土司全部改土归流,这是不现实的。那样做,只会使这些本已久沐华夏文化的土司们彻底对大明离心离德,说白了,朱肃想要竖立官府威信,也是为了拉拢土司诸部之心,使得他们心甘情愿的接受朝廷管控。而不是想要让他们离心离德,甚至揭竿而起。

暴乱中有钦氏挑唆,这就涉及到了朝廷与土司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诚然,钦氏是心向华夏的,若非如此,那位钦姓土司也不会学习汉家文化,自己看上去也已与汉人无异。他们自己的部族,在廉州也是举足轻重,若是归罪于他们,指不定就要引发更大的暴乱。

可若是不能拿出足够分量的罪魁祸首,其他那些心怀不忿的商人土司,又必定要与官府离心离德,官府竖立起来的些许威信也定然会轰然倒塌。

信中,解缙也给出了他的建议:私下警告钦氏,并迫从钦氏付出代价,接受朝廷流官入驻;同时,将牢中所有参与暴乱的罪犯全部充入奴籍。如此,既敲打了钦氏一族,又对其他土司有了交代。毕竟收监入狱的那些人当中,有土司族人,也有汉商。官府这般处置,也算的上一视同仁,或可说得过去了。

解缙年岁尚轻,这个建议,却是老成持重之言。

不过朱肃思虑良久,还是决定坚持自己的决断。

他找到了李文忠,对他道:“保儿哥,我等在此处拉练了这么久,宝剑只知磨砺,如何能知其利?也是时候试一试弟兄们的锋锐了。”

……

钦氏,属于廉州第一线的大部族。

钦氏主要经营南珠和木料,同时也经营粮食生意。廉州的大部族,很多家族都经营这些生意,自己产出优质的南珠,贩卖给商人,然后再从商人处买来中原华夏的种种奇珍,用来装点自己在此地的权势。钦氏部族很早以前,便是当地最大的胥人部落,又趁着元明改朝换代之机,吞并了许多小土司以及元庭官员贵人溃逃时,留在此处的无主田地、珠池,故而,其它部族在廉州的势力,是远远不能与钦氏部族相比的。

钦氏部族这一代的当家人是钦孟。

钦孟今年三十二岁,正当壮年,一张脸棱角分明,刚毅硬朗,他做事也像他的长相一样,雷厉风行,一旦有所决断,有进无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本来这样的性格缺少圆滑,不适宜经商,不过廉州经商与中原华夏的环境不同,在这儿和气生财是没有用的,经商的保障是绝对的武力与势力。

钦氏土兵的规模约两千人,全都是剽悍勇武的胥人汉子,还有从中原、南洋招揽来的许多亡命刀客。他们土司在大明自成一国,朝廷的钦犯到了他们的地界,要如何处置也只是他们土司一句话的事,故而他手下的土兵之中,还有从中原、南洋招揽来的许多亡命刀客。这是一支绝对的亡命之徒组成的队伍,连昔日南洋里纵横的海盗倭贼,以及这诸多山林里的山贼们,轻易都不愿招惹他们,所以钦氏在廉州的生意一向顺风顺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