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提兵百万红海上

已知,大明京师位于应天府。

又知,应天府元称集庆路,宋称建康府、江宁府,南唐于此偏安,南朝宋齐梁陈皆为他国所灭,东晋南渡也是在此建都。

眼看着这般简单却令他颇为惊吓的文字,再略微回想一下应天府的历史。

即便是自信如朱元璋也难免有几分犯嘀咕:

“莫非咱大明不肖子孙……”

在他看来那大明天子在这应天府守国门也就唯有一个可能:

要么北平失守,胡元卷土重来,大明如那南宋一般仰仗长江天险偏安。

要么便是大明后来仿那金元设数个都城,将北平给升格成了北上都,并有天子定期巡狩。

但这般又恐有劳民伤财之嫌。

可能性太多,所以话语未毕便摇摇头重新追问道:

“这光幕,究竟是良善仙神点言提醒,还是怪鬼敢捉弄……”

他对此并不陌生,少时皇觉寺闭院迫不得已托钵流浪之后,八年间踏遍淮西尽揽风土人情,自是也从百姓那知晓各种神怪传说,在说书人那儿听过各种仙人或点化或下凡之类的说法。

彼时自是不信,但此时眼见这少年郎的声音言说未有之事,他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这类传闻。

马皇后认真摇摇头,低声道:

“臣妾自不得知,但那所谓的仙神点言,哪个不是言语间把谈所求之事好似农户买菜一般比俗人更俗?”

“这少年郎声音自说始起,未有所求,这样子反倒真的似是说书先生一般,我两人真好似那误入茶摊的茶客一样。”

朱元璋也沉默,随即也下了决心:

“明日便遣一队太医北上,驻北平以备察徐达兄弟身体之安康。”

要说又有强敌复起破北平入中原直取两淮,朱元璋能想到的唯一先决条件便是徐达如老兄弟常十万一般遭了厄。

否则即便是那成吉思汗复生也不可能破了北平城。

至于现在的残元?他们根本不配谈论这种可能性。

心思纷乱间,他能感觉到皇后缓缓抚了抚他的脊背,三两下就抚平了心中的忧虑。

“今日乃八八你的天寿节,自当欣庆才是,怎可如此的愁眉苦脸?”

“若此屏风皆不真为最好,若为真,有敌则灭之,有奸佞则斩之,知其败而预,则更当欣喜才是。”

虽这个称呼颇为哭笑不得,但听皇后这么说朱元璋也振奋了几分精神:

“妹子,咱要是没遇到你,这大明国还真不知要怎么来了。”

随后便感觉到自家妹子小心靠到了他肩膀上幽幽道:

“俺倒是想你能如此前清闲一些,如今还教标儿都学你忙到深夜……”

说起来此事,朱元璋反倒是颇为得意:

“标儿如今理政已颇为井井有条,远胜咱那时候。”

“他必是咱大明的贤君,能比咱更好,功比汉高祖,德逾唐太宗!”

帝之言掷地有声,后亦赞同。

【野狐岭之战次年,蒙古打起来金人跟撵兔子似的,攻无不克。

然后……卡在了中都,三路大军汇合中都城下,足足打了小半年,但就是打不下来。

封建时代在火药被大规模应用到战争上之前,甭管你什么千人敌万人敌精兵良将乱七八糟的,碰到一個正常人守的大城,基本都得歇菜。

以上这句话里的重点是正常人,而不是坚城,因为历史上有太多例子证明,再坚固的堡垒也防不住从内部攻破,金国这次也是如此。

中都是金人的称呼,这个城池还有幽州、燕京等常用名,总之历经了几百年的建设,这毫无疑问是河北地区北面的屏障,实实在在的大城,蒙古攻不下来也是理所当然。

结果城中的金宣宗率先丧胆,在城防无忧的情况下给钱给粮给女人,甚至献出了前任皇帝完颜永济的女儿歧国公主,蒙古遂退兵。

蒙古二月退兵,金宣宗三月提出南迁,然后五月初正式下诏南迁,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完成了南逃。

金宣宗的这个举动差不多就是在金国这个破车下坡的时候狠踩了一脚油门,至此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大金国不行了,河北地区义军蜂拥而起,蒙古更不含糊,次年就攻破了中都城成功进入河北,至此金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

不过这个关键时刻铁木真已经挥师西进,发起了蒙古历史上第一次西征,因此金国也得以再苟了几年。

就像古代的皇帝基本上都不清楚自己国家实际面积一样,当时的成吉思汗自然也不是忽然上帝之鞭附体一拍脑袋就要不远万里去欧洲狠狠踹西方人的屁股。

从汉代到唐代,无论是匈奴还是突厥,在统一了草原之后的选项无非就两个:

要么南下入侵中原王朝夺取利益;要么向西征伐控制欧亚中西贸易通道攫取好处。

成吉思汗最开始选择的无疑是前者,结果就是在中都受挫,对当时的蒙古来说大型城池还是太难处理了,而也就是恰在此时,中亚地区传来了花剌子模崛起的消息,顺理成章促成了蒙古第一次战略中心的转移。

当时花剌子模的沙阿(皇帝)是摩诃末,这位毫无疑问也称得上一代雄主。

咱们前面说的悯文帝萧屈出律跟花剌子模联手踹自己老丈人家锅的时候,具体联手的人就是摩诃末。

后来萧屈出律成了西辽皇帝,摩诃末带领花剌子模摆脱附庸身份实现自立,两人也算是皆大欢喜和平分手。

萧屈出律当上皇帝之后持续性发疯,把西辽搞的民不聊生。

摩诃末带领花剌子模迁都撒马尔罕,开始了轰轰烈烈征服。

短短五年的时间里,摩诃末将花剌子模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东起帕米尔,西至阿塞拜疆、红海,囊括了大半个中亚和波斯地区。

就在蒙古人受挫于燕京的几乎同时,摩诃末举行了一次穿越波斯全境的盛大游行,在这次游行当中,波斯各省突厥总督排着队向他效忠。

繁花似锦的状况让人们相信,一个中亚大帝国已经冉冉崛起。

万里车书一混同,波斯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红海上,立马中亚霍拉桑!

在这种情况下,当手下的一个总督因为贪图蒙古人商队的财宝而诬告说其中有密探的时候,摩诃末满不在乎挥挥手:

这种事情还需要报告我?全砍了就是。】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